【寻找最贴心人大代表】马瑞招:“90后”人大代表的履职成长路

作者:刘星 黄子玲 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文山人大网     时间:2024/12/18 9:01:49     点击数: 7966          
  文山市红甸乡茂克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马瑞招,是文山市第四届、红甸乡第四届人大代表。年仅26岁的他在村民眼中是一个毛头小伙,但他用行动改变了群众对他的看法,尽显代表贴心风采。

  深秋的茂克村小组,满山遍野的辣椒呈现出丰收的喜悦。村民金绍汝穿梭在辣椒丛中,熟练地采摘辣椒,脸上洋溢的笑容比那红辣椒还要灿烂,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丰收成果的珍惜。“过去缺水,种什么都没什么收成,现在有水了,种辣椒、山药、洋芋,收入翻了两三倍。”村民金绍汝笑着说。

  茂克村共有4953人,4个自然村居住着汉、壮、回、苗、彝等民族,群众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、养殖业,但茂克村却缺水。2015年,茂克村修了冬瓜坝,但没修水渠。“冬瓜坝地处高处,坝容量30万立方米,只需修一条灌溉沟渠,水就能顺流而下,一路的田地就都能用水了。”马瑞招说。

图为马瑞招走访群众,了解村里抽水灌溉情况

  每每看着肥沃的土地却因为缺水只能种最省水的玉米,马瑞招心里很不是滋味。“不能让群众‘看着龙潭喊口渴’啊!”2016年,马瑞招担任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后,便多次到现场测量新建沟渠的长度、计算投资成本和覆盖面,但由于各种原因,修水渠计划一直没能落地。

  2020年初,马瑞招当选红甸乡第四届人大代表,立即提交了关于修建茂克村灌溉沟渠的建议。通过乡人大主席团4个多月的努力,在2020年下半年获得资金支持,一条长1700米的三面光沟建成,配套建设了多个机械闸方便群众取水,覆盖辖区近2000亩土地。

图为茂克村修好的沟渠

  村民金绍汝说,修好后村里又制定了管理办法,明确用水制度和沟渠维护措施,选出专人负责开闸放水,分片区、分时段供水,既保障所有庄稼浇灌用水,又避免了争抢水的情况发生。

  灌溉沟渠的建设,让马瑞招首次体会到了人大代表的价值所在。特别是2021年当选为文山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后,他对群众所盼、所愁之事更加关注,走村串户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。

图为茂克村上路德村未修前的道路

  在一次走访中,马瑞招接到群众反映上路得、下路德、小茂克三个村的进村道路损毁严重,坑洼太大,遇上雨天更是泥泞不堪,车辆无法通行。“我到实地查看、拍照,然后将三条道路的修缮合并为一个代表建议,同时提交给乡级、市级人代会,并时刻关注办理进度,最终得到大力支持。”马瑞招坚定地说。

  2022年,采取政府补助每公里30万元,群众自筹一部分的方式,上路得、下路德、小茂克三条进村道路同时修复,不仅解决了270户居民的出行难题,而且推动村里运输业发展。“人大代表这个身份让我们多了一个渠道向上反映问题,而且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,给与了资金解决,觉得很有成就感”马瑞招说。

图为茂克村修好的路

  马瑞招这些年还帮助群众解决了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等问题。多措并举开展民族团结、基层治理工作,不仅解决了群众所愁所盼的难题,而且营造了一个多民族的和谐氛围,用行动成为群众的贴心人。

  茂克村小组村民马绍福说:“我今年已经81岁了,他在我面前就像一个孩子,没想到他对群众如此贴心,曾经的毛头小伙变成了我们都离不开的人。”

  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四年里,马瑞招通过一次次走访、搜集、反映一个个群众意见、建议,对百姓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,曾经的“小年轻”也担起了“一村之长”、人大代表的责任与使命。

  • +
  • -